港城市城市设计(港城市官网)

2024-07-19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解读

1、《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解读 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已形成,即日起正式启动为期1个月的社会公示。草案显示,上海至2040年人口调控目标为2500万人左右。 发布会上,对于公众关注的人口调控问题,规划草案显示,至2040年上海人口调控目标为2500万人左右。

2、据上海政府网22日消息,“开门做规划”,在全过程公众参与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于8月22日面世。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上海城市2040年总体规划亮点解读,欢迎大家分享。

3、根据昨日起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下称《上海2040》),常住人口规模在2500万左右。而截至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万人。

4、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方向旨在融入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构建一个综合性的都市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了一个规划方案,即上海将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城市协同发展,共同形成一个90分钟交通出行圈,以实现同城效应。

东升环港路西片区城市的设计团队BIAD-ASA筑景是做什么的?

BIAD-ASA筑景工作室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相关工作,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的直属工作室。筑景(Archi-Scape)的意思是“以设计介入的方式筑造美好的城市愿景,是为筑景。

BIAD-ASA筑景工作室主要负责的就是实现城市活力激活,针对区域内现状不一的土地,ASA筑景工作室精细化地提出了空地新建、腾迁新建、更新改造、导则控制四种更新思路,并将现有土地划分为公共空间核心区、生活配套服务、城市空间更新区、街道空间四种类型分别进行对应规划设计。

是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属的BIAD-ASA筑景工作室在城市更新和改造领域拥有深入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案例经验,其倡导的城市更新一体化实施方案旨在强化模块连接、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执行标准。

东升环港路西片区的城市更新是BIAD-ASA筑景工作室负责的,他们认为公共空间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不是可有可无的“城市配角”。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们对当地文化、和社会、环境性的议题有所回应,植入了很多点状空间来激活整个区域的城市空间。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设计思路?

基于工程所在地的地势情况对公园进行规划,通过多种办法建立综合海绵系统,将雨洪处理设施与城市景观结合,做到景观及防洪工作的相互结合,使公园不仅具有丰富景观,同时滨水空间也可向纵深延伸。

每个环节都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让城市回归自然,实现雨水的和谐共生。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仅关乎城市防洪,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探索和实践。通过这些创新策略,我们期待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大区域防洪与整体规划: 他们确保雨水排水设施能够应对各种重现期的降雨,将防洪设计延伸至整个小区,提升整体抗洪能力。创新与提升: 除了常规的雨水收集,他们还引入雨水泵站,将雨水转化为绿化灌溉的宝贵资源,展示了海绵城市设计的创新思维。